Bally以次充好再被罚,三年三次登“黑榜”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于梦儿)3月28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网显示,Bally关联公司巴丽(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因以次充好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4.1万余元,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为京朝市监处罚〔2022〕1564号。
行政处罚信息显示,被罚款原因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九条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经查,该公司于2021年5月27日以1590元的单价进口Bally女装针织上衣,该款商品成本单价为1904.5元,截至2021年8月18日,共销售1件,销售额为5990元,其中利润为4085.5元,即违法所得数额。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巴丽(上海)商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其北京分公司成立于2019年。
图/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网截图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这并不是该公司第一次因以次充好被罚。2021年1月26日,巴丽(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因产品抽检不合格被北京市朝阳区市监局罚款2.5万元。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该品牌的女上衣被抽检出起球项目不合格。决定书还提到,该商品成本价格(含进口货物报关单单价、海关进口关税、海关进口增值税)为1331.95元/件,售卖价格为4190元/件,未打折。
图/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截图
此外,2020年10月28日,上海市监局公布了44个品牌太阳镜的质量抽检情况,其中,1批次标称由巴丽(上海)商业有限公司生产(或供货)的Bally牌太阳镜光透射比相对偏差实测为16.7(标准值应≤15),与标准要求不符。据悉,该指标不合格会导致左右眼进光量差异较大,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损害视力。
近些年,Bally在 中国内地市场的业绩并不稳定。2020年下半年,Bally高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中国内地市场业绩占总体业绩的30%-40%,和此前相比,这一数字已经下滑。2021年,Bally的业绩表现出现反弹,其中,第一季度在中国内地市场的营收增长了46%,第二季度增长了41%。
JAB集团作为Bally品牌的最大股东,近年来一直在收缩奢侈品业务。截至2022年3月中旬,JAB集团公布的业绩占比图表显示,咖啡及饮品已成该集团业绩的主要支撑点,奢侈品业务占比已经“微乎其微”。
公开资料显示,Bally由Carl Bally创立于1851年,以制鞋起家,产品包括奢侈皮鞋、皮带、皮包、钱包和服装。该品牌于1986年进入中国市场,也是首批进入中国的奢侈品品牌。截至2021年12月,Bally在中国设有60家精品店,线上开设了官网、微信小程序、天猫旗舰店以及京东旗舰店。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于梦儿
编辑 李铮 校对 刘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