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年第一批博士后招聘启事
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6年,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教育基地、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示范基地、中医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研究基地、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患的医疗基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基地、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国际交流基地。
学校是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2017年,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是入选学科最多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学校现有中医学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中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和中西医结合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021年第一批博士后招收工作现已启动,热忱欢迎优秀青年人才加盟我校!
一、招收条件和待遇
(一)招收条件
1.基本要求:遵守国家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身心健康,热爱中医药事业;原则上年龄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1)师资博士后
1)仅限非定向就业的应届博士毕业生;
2)具有较好的教学潜质,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博士期间具有本人为主要负责人的高质量学术成果;
3)本校毕业的博士不得申请进入博士生导师所在教研室做博士后。
(2)科研博士后
1)近三年具有本人作为主要负责人的高质量学术成果;
2)具有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助力合作导师团队产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3)临床博士后
1)优秀应届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或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应届学术型博士研究生;
2)允许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在职人员从事临床医学博士后研究工作;
3)近三年具有本人作为主要负责人的高质量学术成果;
4)具有较好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能力,具备创新型、复合型的中医临床医学拔尖人才的培养潜质。
(4)联合培养博士后
符合我校博士后基本要求和企事业单位博士后要求。
2.本校培养的博士,一般不能申请进本校同一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3.本校在职职工,不得申请进本校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相关待遇
1.薪酬待遇
1)校本部计划内博士后工资待遇每年18万,学校为博士后缴纳保险和公积金。入选“壶天博士后计划”者,另行发放绩效工资两年共计5-10万元;
2)学校鼓励有条件的二级单位、合作导师及团队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奖励。
3)临床医学院的博士后待遇按所在医院规定执行;自筹经费博士后、在职博士后、联合招收博士后待遇按聘用合同或工作协议执行。
2.生活保障
校本部博士后(不含在职脱产进站人员)可按规定申请校内博士后公寓,先到先得。
3.科研支持
1)鼓励博士后申请各类研究课题和人才项目;
2)师资博士后,全职入站的科研博士后、临床博士后进站后第一年必须申请博士后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3)校本部入选国家相关博士后人才项目者,除享受国家提供的待遇外,叠加发放学校基本工资。
4.其他支持
博士后期满出站前,符合条件者可参加学校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学校对其提出评定意见。
二、招聘计划
招收名额以实际下达为准,详见附件《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年第一批博士后招聘计划》
三、材料要求和报名时间
1.材料要求详见《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申请进站材料目录》(见附件2)
2.博士后申请材料电子版应统一打包并命名为“拟申请博士后单位+博士后合作导师姓名+申请人姓名+21世纪人才网”,提交至各博士后招收单位管理人员邮箱;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10日,发送电子版材料后,请与各博士后招收单位管理人员电话予以确认。
四、联系方式
1.各博士后招收单位管理人员联系方式:
序号 | 招收单位 | 姓名 | 联系电话 | 邮箱 |
1 | 中医学院 | 曲老师 | 010-53912014 | jcyxyyb@163.com |
2 | 中药学院 | 李老师 | 010-53912101(手机:17810343628) | zyxyyanjiusheng@163.com |
3 | 生命科学学院 | 裴老师 | 010-53912158 | pwx3yy@163.com |
4 | 针灸推拿学院 | 张老师 | 18611454183 | ztkeyan@163.com |
5 | 国学院 | 王老师 | 15120018797 | wangdec0922@163.com |
6 | 北京中医药研究院 | 张老师 | 15910610088 | wangting1973@sina.com |
7 | 管理学院 | 王老师 | 13811127260 | glxykyb@126.com |
8 | 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 | 杨老师 | 18701013938 | yxz2009913@163.com |
9 | 东直门医院 | 薛老师 | 010-84013258 | xuewanjun0804@163.com |
10 | 东方医院 | 许老师 | 010-67689930 | dfyyrsc@163.com |
11 | 第三附属医院 | 刘老师 | 010-84853461 | sfyrsc5500@126.com |
12 | 枣庄医院 | 于老师 | 0632-3068011 | 3068011@163.com |
13 | 深圳医院 | 黄老师 | 0755-89911130(手机:13798293082) | 619097582@qq.com |
14 | 厦门医院 | 徐老师 | 18030111752 | xm5579391@126.com |
2.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010-53911049
附件1: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年第一批博士后招聘计划(附后,可点击查看完整版)
序号 | 学院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合作导师 | 研究方向 | 招收类型 | 招收人数 | 招收要求 |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
1 | 中医学院 | 中医学 | 中医临床基础 | 陶晓华 | 中医古籍整理与专题文献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1.中医文献学、中医信息学、中医内科学专业优先考虑; 2.热爱中医古籍整理研究,或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 陶晓华 13501362032 |
2 | 中医学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 | 刘建平 | 中医疗效评价方法学研究、循证医学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1.既往从事中医学、临床医学、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公共卫生、统计学、社会学研究等方向; 2.独立科研能力强; 3.具备良好的责任心和学习能力,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工作踏实,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5.年龄应在35岁以下,一般为新近3年内毕业的博士毕业生; 6.全职进行博士后工作。 | 刘建平 13718004410 |
3 | 中医学院 | 中医学 | 中医诊断学 | 李峰 | 中医病证结合基础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有文献、大数据、循证医学、内科学、分子生物学与四诊相关的医学工程获软件相关研究基础者优先。 | 李峰 13701217597 |
4 | 中医学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药理 | 张东伟 |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和中医药防治作用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张东伟 13716679619 |
5 | 中医学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药理 | 王勇 | 心血管药理 | 科研博士后 | 1 | 有中医、西医、生物信息学等背景的博士优先,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王勇 13810830796 |
6 | 中医学院 | 中医学 | 中医基础理论 | 翟双庆 | 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研究 | 师资博士后 | 1 | 博士阶段从事《黄帝内经》理论及学术史研究,该领域有代表性、重要成果发表,培养潜力大。 | 王维广 15010750057 |
7 | 中医学院 | 中医学 | 中医医史文献 | 赵艳 | 中医古籍文献研究、中医临床文献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中医学、历史学、文献学等研究背景;在相关领域有扎实的学术成果和研究经验;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赵艳 15611013606 |
8 | 中医学院 | 中医学 | 中医基础理论 | 孟庆刚 | 基于系统复杂性的中医药信息处理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博士后招收基本条件,具有交叉学科学术背景的申请人优先考虑 | 胡佳卉 18810379587 |
9 | 中医学院 | 中医学 | 中医疫病学 | 谷晓红 | 中医疫病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1.符合招收单位博士后招收基本条件; 2.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具备高水平科研成果者优先; 3.应聘者需有中医学或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或研究生及以上学习经历。 | 刘铁钢 18618489066 |
10 | 中医学院 | 中医学 | 中医临床基础 | 贾春华 | 中医隐喻认知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中医学 | 贾春华 13718372965 |
11 | 中医学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药理学 | 陈建新 | 中医信息学 | 科研博士后 | 1+2*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陈建新 13681114167 |
12 | 中医学院 | 中医学 | 中医临床药学 | 张建军 | 1.中药药性与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2.新外来中药药性研究; 3.中药复方保健产品中医功效评价方法及功效内涵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具有从事中医药学研究经历 | 张建军 13901024134 |
13 | 中医学院 | 中医学 | 中医诊断学 | 陈家旭 | 证候生物学基础 | 科研博士后 | 1 | 1.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2.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 | 刘 芸 18210812968 |
14 | 中医学院 | 中医学 | 中医临床基础 | 王庆国 | 经方的现代应用基础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药学等相关专业 | 孔慧 13051823916 |
15 | 中医学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姜广建 | 精准医学、中医药防治代谢性疾病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姜广建 18600915770 |
16 | 中医学院 | 中医学 | 中医养生康复学 | 刘铜华 | 中医养生应用基础研究与创新保健产品研发 | 科研博士后 | 1+2*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刘铜华 13801020306 |
17 | 中医学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丁霞 | 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及中药抗肿瘤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1* | 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熟练掌握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试验技能者优先考虑;具备较强的论文书写能力。 | 褚福浩 18811790553 |
18 | 中医学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赵宗江 | 糖尿病肾病分子机制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博士毕业于医学、中医学、中药学及分子生物学 | 赵宗江 13910507288 |
19 | 中医学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药理学 | 郭淑贞 |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郭淑贞 010-64286498 |
20 | 中医学院 | 中医学 | 针灸推拿学 | 赵百孝 | 中医针灸医疗设备研发关键技术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博士毕业,相关专业 | 赵百孝 13911868264 |
21 | 中医学院 | 中医学 | 中医基础理论 | 贺娟 | 五运六气理论 | 科研博士后 | 1 | 具有中医学文献研究,或者古代天文历法研究背景 | 贺娟 13811705169 |
22 | 中医学院 | 中西医结合 | 药理 | 王伟 | 中西药防治心血管疾病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柴欣楼 15811484091 |
23 | 中药学院 | 中药学 | 中药分析学 | 高晓燕 | 基于菌群组学与代谢组学的中药药效物质发现 | 科研博士后 | 1+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高晓燕 13439727699 |
24 | 中药学院 | 中药学 | 中药资源学 | 李卫东 |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李卫东 13681420709 |
25 | 中药学院 | 中药学 | 中药鉴定学 | 刘春生 | 药用植物与分子生药学 | 科研博士后 | 1 | 1.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具有体内代谢、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转化、基因克隆等相关经验者优先;2.博士期间表现优秀者优先 | 刘春生 1366128876;18801115386 |
26 | 中药学院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 | 刘永刚 | 中药物质基础及大健康产品开发 | 科研博士后 | 1 | 1.符合招收单位博士后进站要求 2.有机合成和分子生物学优先 | 刘永刚 13716767724 |
27 | 中药学院 | 中药学 | 中药鉴定学 | 石晋丽 | 中药质量评价和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博士后招聘条件;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石晋丽 13601009136 |
28 | 中药学院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 | 史社坡 | 中药活性成分发现及合成生物学 | 科研博士后 | 1 | 有机合成、分子生物学或生物信息学研究经验者优先 | 史社坡 15910969723 |
29 | 中药学院 | 中药学 | 中药资源学 | 孙志蓉 | 中药资源质量及调控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取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岁,具有农、林知识背景 | 孙志蓉 17310880687 |
30 | 中药学院 | 中药学 | 中药药剂学 | 王林元 | 中药新技术与产业化应用、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具有从事中医药研究经历和医药结合相关工作 | 王林元 13381002202 |
31 | 中药学院 | 中药学 | 中药鉴定学 | 王学勇 | 基于肠道菌群与多组学的中药、功能食品药效&活性评价及其机制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1.具有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以追求高水平研究成果产出为目标,即将或已取得博士学位研究人员; 2.具有医药学、化学、微生物学或生命科学研究背景均可。 | 王学勇 15001180832 |
32 | 中药学院 | 中药学 | 中药资源学 | 魏胜利 | 1.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2.中药资源定向培育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应聘人应熟悉本专业领域,英文水平较高,此外应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对学生进行指导。 | 魏胜利 13683336930 |
33 | 中药学院 | 中药学 | 临床中药学 | 吴嘉瑞 | 1.基于整合大数据的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研究2.基于高阶网络药理学的中药作用机制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沈亮亮 18801160638 |
34 | 中药学院 | 中药学 | 中药制药 | 吴志生 | 中药制剂质量控制/名方QbD智能产品 | 科研博士后 | 1+2*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吴志生 15210690337 |
35 | 中药学院 | 中药学 | 临床中药学 | 翟华强 | 中医药标准化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博士后招聘条件,热爱标准化研究,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翟华强 13717924797 |
36 | 中药学院 | 中药学 | 临床中药学 | 张冰 | 中药防治代谢性疾病;中药合理应用与药物警戒;中药药性理论实质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具有国内医学博士学位或留学回国博士,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能够从事下列研究之一: 1.中药合理用药与警戒研究; 2.中西药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3.中药防治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研究 有主持科研课题经验者优先。 | 张冰 13901137561 |
37 | 中药学院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 | 张兰珍 | 中药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 | 科研博士后 | 1 | 熟悉化学分离或抗癌机理 | 张兰珍 13699205903 |
38 | 中药学院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 | 折改梅 |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新药创制 | 科研博士后 | 1 | 硕士及博士毕业专业均为中药学 | 折改梅 13718122649 |
39 | 中药学院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 | 李军 | 中药及其复方化学和生物活性研究;中药活性成分结构改造;中药质量评价 | 科研博士后 | 1 | 1.具有药理学、分子生物学、中药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分析、药学、化学等领域相关研究背景;2.工作踏实认真,热爱科学研究,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赵云芳 15210849243 |
40 | 中药学院 | 中药学 | 中药炮制学 | 李向日 | 1.中药炮制研究;2.中药饮片监管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1# | 医药方面博士,有中药化学或药理学的研究背景,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李向日 13601326248 |
41 | 中药学院 | 中药学 | 中药分析 | 宋月林 | 中药及其复方化学和生物活性研究;中药活性成分结构改造;中药质量评价 | 科研博士后 | 1 | 1.具有药理学、分子生物学、中药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分析、药学、化学等领域相关研究背景; 2.工作踏实认真,热爱科学研究,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赵云芳 15210849243 |
42 | 生命科学学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韩东燃 | 中医健康大数据 | 科研博士后 | 1+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韩东燃 13466590473 |
43 | 生命科学学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药理学 | 华茜 | 中医药防治神经系统疾病 | 科研博士后 | 1 | 有科研或临床研究经验 | 张亚丽 18811790765 |
44 | 生命科学学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姜苗 | 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及其相关性疾病的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有科研或临床研究经验 | 姜苗 13511072205 |
45 | 生命科学学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刘缨 | 神经退行性疾病机制和干预,磁效应机制和应用 | 科研博士后 | 1 | 1.近三年获得研究方向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2.热爱科学研究,接受过较好的科学研究能力训练; 3.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 | 刘缨 13611044938 |
46 | 生命科学学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 | 马文福 | 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马文福 18518086919 |
47 | 生命科学学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史渊源 | 呼吸疾病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有生化、细胞、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实验技能者优先;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工作地点:深圳市 | 任梦园 13488703850 |
48 | 生命科学学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王建勋 | 肿瘤免疫 | 科研博士后 | 1 | 有生化、细胞、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实验技能者优先;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任梦园 13488703850 |
49 | 生命科学学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徐安龙 | 中医药防治免疫性疾病的机制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生物学、药理学或基础医学背景。 | 黄光瑞 15699883983 |
50 | 生命科学学院 | 中医学 | 中医学 | 闫聪 | 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研发 | 科研博士后 | 1 | 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具团队协作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丰富的实验经验,动手能力强。要求对拟申请方向课题较熟悉,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闫聪 18515357965 |
51 | 生命科学学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张成岗 | 中医药与肠道菌群、肠道菌群与慢病防控、菌心说与双脑论 | 科研博士后 | 1 | 除应符合招收单位对博士后的基本要求之外,还需要从内心热爱中医药,并具备从事中医药创新与学科交叉研究的科学能力,尤其是对通过研究人体与共生微生物的相关性为“解码中医”感兴趣,且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较强的项目组织管理能力,以便促进与临床医疗机构的合作研究。 | 张成岗 13910133213 |
52 | 针灸推拿学院 | 中医学 | 针灸推拿学 | 刘存志 | 腧穴理论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2 | 1.熟练掌握临床研究方法学或神经生物学者优先; 2.在相关领域有扎实的学术成果和研究经验; 3.具有熟练的英语读写及一定的英语会话能力; 4.热爱科研,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王丽琼 13601196284 |
53 | 针灸推拿学院 | 中医学 | 针灸推拿学 | 刘清国 | 针灸临床与机理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针灸推拿学专业博士 | 刘清国 13691517881 |
54 | 针灸推拿学院 | 中医学 | 针灸推拿学 | 闫世艳 | 针灸临床研究设计及统计方法 | 科研博士后 | 1 | 1.符合招收单位博士后招收要求;2.具备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循证医学背景者优先; 3.具备临床研究经历者优先。 | 刘晓玉 18203229611 |
55 | 针灸推拿学院 | 中医学 | 针灸推拿学 | 李志刚 | 针刺手法及针刺干预中枢神经损伤机理的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博士毕业,相关专业 | 张老师 18611454183 |
56 | 针灸推拿学院 | 中医学 | 针灸推拿学 | 于天源 | 1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机理 2小儿推拿退热机制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相关专业博士毕业生 | 于天源 18210220868 |
57 | 针灸推拿学院 | 中医学 | 针灸推拿学 | 魏玉龙 | 1、传统功法对慢病的康复作用与机制;2、气功调心机制及应用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张老师 18611454183 |
58 | 针灸推拿学院 | 中医学 | 针灸推拿学 | 郭长青 | 针刀理论与临床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博士毕业,相关专业 | 张老师 18611454183 |
59 | 国学院 | 中医学 | 中医文化学 | 张其成 | 易儒释道与中医药学,中医哲学与中国哲学 | 科研博士后 | 1+1* | 1.博士后招收人员一般应为海内外高水平高校或高水平研究机构新近毕业取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 2.应届统分博士毕业生;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且回国无工作单位者、外籍博士后;具有博士学位非应届统分博士毕业,但已与原单位解除人事关系者,可申请非自筹经费博士后; 3.在本校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不得申请进入校内相同一级学科的流动站; 4.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 5.获得中医学或中国哲学、史学、文学博士学位,对中医文化、中医哲学有较扎实研究基础。 | 王群 13581687620 |
60 | 国学院 | 中医学 | 中医文化学 | 李良松 | 中医心质学说的理论与实践 | 科研博士后 | 1 | 1.中医学、心理学、中国历史、文学与哲学博士毕业,符合招收单位博士后进站人员条件; 2.热爱中医文化,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 张丽仪 17600090946 |
61 | 国学院 | 中医学 | 中医医史文献 | 钱超尘、王育林 | 中医文献(中医古籍版本音韵训诂校勘) | 科研博士后 | 1 | 古代汉语、古典文献学或中医文献等相关研究背景 | 钱超尘 13520122488 |
62 | 国学院 | 中医学 | 中医医史文献 | 王育林 | 中医古籍文献 | 科研博士后 | 1 | 古代语言、文献、历史、文学、中医等研究背景 | 王育林 13910955001 |
63 | 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 | 中医学 | 中医体质学 | 王琦 | ①中医体质原理与方法学研究;②中医体质分类与辨识方法研究;③中医体质治未病与养生保健研究;④体病相关与慢病防控研究;⑤中医体质干预与评价研究;⑥中医体质与生殖医学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2 | 年龄不超过35岁、博士学位在近三年内获得的非在职人员。符合招收单位及合作导师的其他要求。 | 杨星哲 18701013938 |
64 | 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 | 中医学 | 中医体质学 | 王济、赵晓山 | ①中医体质治未病与养生保健研究;②体病相关与慢病防控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年龄不超过35岁、博士学位在近三年内获得的非在职人员。同时达到招收单位基本要求。 | 杨星哲 18701013938 |
65 | 北京中医药研究院 | 中医学 | 中医临床药学 | 王停 | 1.中药新药研发;2.中药毒性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1* | 1.中医学或中药学相关专业背景;2.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张欣 15910610088 |
66 | 北京中医药研究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肖红斌 | 中药作用解析及新药设计 | 科研博士后 | 1+1* | 非自筹经费:药学、药理学、中药学或其它相关专业取得博士学位,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有组学、网络药理学或新药研发研究经验者优先。自筹经费:药学、中药学、分析化学或其它相关专业取得博士学位,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有中药质量评价、化学计算学或计算机编程研究经验者优先。 | 肖红斌 13701088169 |
67 | 管理学院 | 中医学 | 中医药管理 | 谷晓红 | 中医药教育; 中医药教育管理 | 科研博士后 | 1 | 1.申请人获得博士学位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年; 2.身心健康,年龄在35岁(含)以下; 3.申请人进站研究计划需与合作导师科研课题或研究专长相关; 4.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较强的中、英文能力; 6.具有较强的研究潜力,且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职从事科研工作; 7.从事过高等教育、教育管理、医学教育、中医药教育相关研究; 8.符合招收单位博士后进站的其他相关要求。 | 袁娜 17888834562 |
68 | 管理学院 | 中医学 | 中医药管理 | 李瑞锋、徐安龙 | 基层医疗卫生改革、中医药政策与管理 | 师资博士后 | 1 | 1.已经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在3年之内,年龄不超过35周岁,身心健康; 2.符合招收单位博士后招收基本条件; 3.具有公共管理及相关学科学位。 | 李瑞锋 13522161936 |
69 | 管理学院 | 中医学 | 中医药管理 | 程薇 | 卫生政策与卫生管理 | 科研博士后 | 1 | 1.申请人获得博士学位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年; 2.身心健康,年龄在35岁(含)以下; 3.申请人进站研究计划需与合作导师科研课题或研究专长相关; 4.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较强的中、英文能力; 6.具有较强的研究潜力,且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职从事科研工作; 7.从事过卫生政策、卫生经济、卫生财经、公共卫生、中医药管理相关研究; 8.符合我校中医学博士后进站的其他相关要求。 | 蒋艳 15210723017 |
70 | 管理学院 | 中医学 | 中医药管理 | 王志伟 | 医院管理与改革、医疗服务价格与医保支付、绩效管理与人才评价 | 科研博士后 | 1 | 1.已经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在3年之内,年龄不超过35周岁,身心健康; 2.符合招收单位博士后招收基本条件; 3.专业及方向要求:管理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等; 4.有医改及政策研究、人才评价、医保等相关研究基础或工作经验者优先。 | 王志伟 13810561315 |
71 | 管理学院 | 中医学 | 健康管理学 | 朱燕波 | 积极老龄化视域下的健康管理;生命质量测量与评价;中医体质测评方法学研究及其应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风险感知与自救能力提升 | 科研博士后 | 1 | 1.满足招收单位规定要求; 2.良好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 3.良好的数据处理和建模能力; 4.熟练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 朱燕波 13683695560 |
72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外科 | 丁治国 | 甲状腺病学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硕博士专业方向:医学、中医学、生物统计学、大数据、人工智能或产品设计方向; 2.完成医学大数据专业方向科研项目,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3.能够独立或以团队形式开展医疗大数据(含中医药大数据)科研项目,以及C端产品应用研发和专科或专病服务平台规划和设计。 | 丁治国 17710573706 |
73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王世东 | 中医药防治内分泌代谢病及肾脏病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同时有临床医学专业背景,博士学位,有医师资格证,内分泌专业优先 | 王世东 13381211779 |
74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王显 | 介入心脏病学与中医药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对科研有浓厚兴趣,科研思路清晰,参加过重大课题者优先;工作积极主动,善于沟通交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王海英 13001248056 |
75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王洪武 | 中西医结合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医学博士毕业,英语6级以上,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程淼 15210946566 |
76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王耀献 | 肾络 瘕与抗肾纤维化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刘伟敬 010-84013190 |
77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叶永安 | 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1.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2.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李小科 13810622664 |
78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中医学 | 针灸推拿学 | 田贵华 | 中医药循证疗效评价与医工交叉 | 科研博士后 | 1+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临床研究方法与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优先 | 田贵华 010-84017758 |
79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朱陵群 |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防治神经系统疾病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朱陵群 13661276736 |
80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刘玉宁 | 中医药防治肾脏病及糖尿病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刘伟敬 010-84013190 |
81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刘伟敬 | 中医药防治肾脏病及糖尿病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刘伟敬 010-84013190 |
82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妇科学 | 刘雁峰 | 中医药防治女性生殖内分泌紊乱疾病、不孕症等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同时是中医妇科学专业或与本专业相关专业的博士 | 刘雁峰 13910024921 |
83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吴焕林 | 1.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2.中医双心医学理论和临床研究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吴焕林 13822212111 |
84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外科学 | 张耀圣 | 1、中医外科(泌尿男科及肿瘤) 2、新冠肺炎临床与基础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张耀圣 18610329658 |
85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林谦 | 基于气血理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海内外高水平高校或高水平研究机构毕业取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年龄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三年。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林谦 13910565673 |
86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 | 周静威 | 慢性肾脏病、免疫病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同时,博士学位,取得医师资格、完成规陪 | 周静威 13910634708 |
87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赵明镜 | 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赵明镜 13161928227 |
88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柳红芳 | 中医药防治代谢性肾病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张先慧 15210469418 |
89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中医学 | 针灸推拿学 | 倪金霞 | 1.针灸防治中风的研究;2.针灸防治卵巢早衰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同时,符合以下条件:英语水平六级以上,并能熟练阅读英文文献,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倪金霞 15210816781 |
90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高颖 | 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病临床评价与机制研究;神经系统罕见病中医药干预策略与技术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具有中医学、神经病学、临床流行病学、药学、生物统计学、信息学等专业背景或具有相关交叉学科研究工作经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 | 葛煜 18515899542或座机010-84013209 |
91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龚燕冰 | 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分泌代谢病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龚燕冰 13911820618 |
92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常静玲 | 中医药防治脑病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常静玲 18611181701 |
93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商洪才 | 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 科研博士后 | 1+2*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同时,满足以下条件:CET-6通过;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商洪才 84012510 |
94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骨伤科学 | 穆晓红 | 1.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2.中医药促神经修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3.脑性瘫痪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申请者应具有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授予的相关专业博士学位;2.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热爱科研工作、诚实可信、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踏实努力,富有创新进取的精神;具有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穆晓红 13581693743 |
95 | 第二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张厂 | 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药研究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张厂 13693069756 |
96 | 第二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侯秀娟 | 中西医结合诊治风湿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侯秀娟 13520161572 |
97 | 第二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曹建春 | 中西医结合诊治周围血管病、淋巴系统疾病、风湿及免疫系统疾病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曹建春 13521039608 |
98 | 第二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 | 中西医结合 | 肿瘤学 | 胡凯文 | 中西医结合肿瘤预防和治疗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周天 13466611847 |
99 | 第二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 | 张勉之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疾病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董奥 18822150518 |
100 | 第二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赵海滨 | 心血管疾病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赵海滨 13366629893 |
101 | 第二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张涛静 | 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中医机制研究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张涛静 13811050599 |
102 | 第二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 | 中药学 | 临床中药学 | 曹俊岭 | 中药合理使用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巩颖 15001245917 |
103 | 第二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 | 中医学 | 骨伤科 | 柏立群 | 骨伤方向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柏立群 13910831894 |
104 | 第二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 | 中西医结合 | 心血管科 | 吴 | 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病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范宗静 15101161543 |
105 | 第二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刘金民 | 中医药防治神经系统疾病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万洁 67693503 |
106 | 第二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刘铜华 | 中医药防治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与应用基础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刘铜华 13801020306 |
107 | 第二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陈志刚 | 1.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2.中医药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等)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陈志刚 13601275206 |
108 | 第二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赵海滨 | 心血管疾病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赵海滨 13366629893 |
109 | 第二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 | 郭蓉娟 | 中医药防治抑郁症基础及临床研究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郭蓉娟 18611377633 |
110 | 第三临床医院(第三附属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王成祥 | 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于会勇 18612922358 |
111 | 第三临床医院(第三附属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骨伤科学学 | 陈卫衡 | 骨关节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临床博士后 | 1 | 1.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2.具备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陈卫衡 13511013261 |
112 | 第三临床医院(第三附属医院) | 中医学 | 针灸推拿学 | 白鹏 | 腧穴主治作用特异性研究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刘瑞雪 18610097114 |
113 | 第三临床医院(第三附属医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黄金昶 | 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 万宇翔 13051169007 |
114 | 第三临床医院(第三附属医院) | 中西医结合 | 妇科 | 马小娜 | 子宫内膜异位症 | 临床博士后 | 1 | 1.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 2.具备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马小娜 13621213226 |
115 | 第四临床医学院 (枣庄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晏军 | 呼吸系统疾病及感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的研究 | 临床博士后 | 1 | 1.已取得博士学位; 2.品学兼优、身心健康; 3.年龄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4.具备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于敏 0632-3068011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
116 | 第五临床医学院(深圳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胡世平(深圳医院) | 中医肝病方向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要求,有一定中医临床基础经验优先。 | 黄广志 0755-89911130(手机13798293082) |
第二临床医院(东方医院) | 刘金民(东方医院) | ||||||||
117 | 第五临床医学院(深圳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韩振蕴 | 中医脑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临床博士后 | 1 | 1.已取得博士学位; 2.品学兼优、身心健康; 3.年龄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 4.优秀应届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或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应届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允许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在职人员从事临床医学博士后研究工作; 5.具备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能力。 | 黄广志 0755-89911130(手机13798293082) |
第二临床医院(东方医院) | |||||||||
118 | 第五临床医学院(深圳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外科学 | 毕焕洲(深圳医院) | 男科方向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条件 | 黄广志 0755-89911130(手机13798293082)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李海松(东直门医院) | ||||||||
119 | 第五临床医学院(深圳医院)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 | 吴芬芳(深圳医院) | 中药化学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条件 | 黄广志 0755-89911130(手机13798293082) |
北京中医药研究院 | 王停(北京中医药研究院) | ||||||||
120 | 第五临床医学院(深圳医院) | 中医学 | 针灸推拿学 | 李芳莉(深圳医院) | 针灸学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条件 | 黄广志 0755-89911130(手机13798293082)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杨承芝(东直门医院) | ||||||||
121 | 第五临床医学院(深圳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妇科学 | 王慧颖(深圳医院) | 中医妇科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条件 | 黄广志 0755-89911130(手机13798293082)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史云(东直门医院) | ||||||||
122 | 第五临床医学院(深圳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周晓卿(深圳医院) | 中医脑病、中医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研究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条件 | 黄广志 0755-89911130(手机13798293082) |
第三临床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 赵永烈(第三附属医院) | ||||||||
123 | 第五临床医学院(深圳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汤献文(深圳医院) | 心血管方向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条件 | 黄广志 0755-89911130(手机13798293082) |
第一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 | 王显(东直门医院) | ||||||||
124 | 第五临床医学院(深圳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外科学 | 林欢儿(深圳医院) | 中医皮肤性病学方向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条件 | 黄广志 0755-89911130(手机13798293082) |
第二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 | 李元文(东方医院) | ||||||||
125 | 第八临床医学院(厦门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外科学 | 裴晓华 | 中西医结合防治乳腺疾病、快速康复外科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条件 | 徐乐勤 18030111752 |
第三临床医院(第三附属医院) | |||||||||
126 | 第八临床医学院(厦门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陈少玫(厦门医院) |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脑病、神志病的机制研究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条件 | 徐乐勤 18030111752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常静玲(东直门医院) | ||||||||
127 | 第八临床医学院(厦门医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杨叔禹(厦门医院) |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肥胖、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 | 科研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条件 | 徐乐勤 18030111752 |
中医学院 | 刘建平(中医学院) | ||||||||
128 | 第八临床医学院(厦门医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黄源鹏(厦门医院) | 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及肿瘤的机制研究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条件 | 徐乐勤 18030111752 |
第一临床医院(东直门医院) | 田金洲(东直门医院) | ||||||||
129 | 第八临床医学院(厦门医院)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儿科 | 杨一民(厦门医院) | 中西医结合防治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 临床博士后 | 1 | 符合招收单位的相关条件 | 徐乐勤 18030111752 |
第三临床医院(第三附属医院) | 崔霞(第三附属医院) |
